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農業部人才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6年農業部人才工作要點
2016年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工作主線,深入實施人才強農戰略,進一步組織落實《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和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統籌推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加強《規劃》落實和宏觀指導
(一)完善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格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繼續貫徹《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工作規則和任務分工》,牢固樹立管行業就要管行業人才的理念。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各。▍^、市)進一步落實《規劃》和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加大本地區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引導農業企業、涉農院校、社會組織等參與人才培養,建立健全部黨組統一領導,人事勞動司牽頭抓總,各有關司局、部屬單位分工配合,全系統上下協調聯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人事勞動司、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二)召開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座談會。總結近年來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交流經驗,分析形勢,研究部署“十三五”農業農村人才重點任務。(人事勞動司、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三)加大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宣傳力度。堅持干說并重,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充分發揮中央媒體及CCTV-7、《農民日報》、《農村工作通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三農早報》欄目、農業部網站、中國農業信息網、中國農業人才網、《人事人才工作信息》等宣傳平臺的作用,廣泛宣傳中央和部里人才工作方針政策和部署,大力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加強人才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集中宣傳各類優秀農業農村人才創新創業事跡,營造關心農業農村人才的社會氛圍和支持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的良好環境。(人事勞動司、辦公廳、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農民日報社、中國農村雜志社、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農業部信息中心、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二、加強農業科研人才隊伍建設
(四)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對第二批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創新團隊給予專項經費支持。組織農業科研杰出人才采取專家基層行等方式,深入農村貧困地區開展技術指導。組織部分農業科研杰出人才赴國(境)外培訓考察。(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發展計劃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五)做好高級專家選拔推薦。依托“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平臺,加快培養農業科研領軍人才。做好“百千萬人才工程”等各類農業領域高級專家人選的選拔推薦。舉辦農業領域高層次專家國情研修班和農業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研修班,加強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管理。完成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考核、選派和第12、13批“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培養、接收等工作。(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種子管理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六)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進一步落實《農業部關于加快青年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面向部系統和全國農業科研院所,啟動實施杰出青年農業科學家資助項目。(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國際合作司、中國農學會、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
(七)依托農業科研項目培養創新人才。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部重點實驗室體系、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項目和平臺作用,在創新實踐中發現、培育和凝聚創新人才。(科技教育司、種子管理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八)開展農業科技人員分類評價試點。貫徹中央有關精神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建立以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為主要指標的考評體系,推動考評結果與績效獎勵、人員薪酬掛鉤,調動各類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科技教育司、人事勞動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有關省和地區農業科學院(所))
(九)加強職稱管理工作。研究分專業細化的農業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辦法,研究職稱評審核心期刊目錄和成果獎勵項目清單。完善職稱評審軟件系統。組織完成2015年度部系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加強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管理,指導各單位做好專業技術崗位人員聘用工作。(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人事勞動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十)做好農業引智工作。組織完成2016年出國(境)培訓項目和引進境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開展優秀引智成果示范推廣活動。組織開展國家引智成果示范推廣基地推薦管理和中國政府“友誼獎”專家人選推薦工作。組織完成2017年引智項目、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申報推薦等工作。(人事勞動司、國際合作司、財務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十一)組織開展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統計工作。按照中組部統一部署,認真組織完成2015年度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統計工作。(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三、加強農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
(十二)建立完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評價辦法。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開展第十二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研究農技推廣研究員分層分類評價方法。(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三)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培訓。謀劃實施新一輪“萬名農技推廣骨干培養計劃”。組織各。▍^、市)采取異地研修、集中辦班和現場實訓等方式,大規模開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組織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深入基層對農技推廣人員開展科技培訓。利用全國農業遠程教育平臺舉辦20期農業科技人員網絡大講堂,建立網上學習考核和成果認定系統,鼓勵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積極參加網絡學習。(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畜牧業司、獸醫局、漁業漁政管理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人事勞動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十四)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繼續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以8個整省、30個整地市和500個示范縣(含100個現代農業示范區)為重點區域。啟動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繼續實施萬名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吸引更多農村青年務農創業。推動土地、財政、金融、社保等扶持政策落實,探索完善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引導各類主體參與,形成“一主多元”的培訓體系。加快農民田間學校和智慧農民云平臺建設。繼續推進現代農業校企聯盟和職教集團建設。(科技教育司、人事勞動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五)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摸底調查。動員和組織全國力量對種植大戶、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和農業企業負責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開展摸底調查工作,準確掌握其生產情況、經營規模、技能水平、政策需求等,為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信息庫,實現定向精準培育奠定基礎。(科技教育司、人事勞動司、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財務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六)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依托部、省兩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與中組部聯合舉辦177期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班,培訓名額向貧困地區傾斜。舉辦5期定點扶貧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班,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大賽。加強培訓考核測評,提升培訓質量。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工作業務培訓班。(人事勞動司、農產品加工局、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七)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建設管理。新增一批部級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會同各有關地區及部門加大對基地建設的指導和支持力度。開展培訓經費使用情況內部審計,完善基地管理制度,提升基地規范化發展水平。(人事勞動司、發展計劃司、財務司、科技教育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有關。▍^、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八)做好農村實用人才統計和認定工作。會同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組織各地做好2015年度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統計工作。深入落實《農業部關于統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認定工作的通知》,全面推進以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的農村實用人才認定管理,推動落實有關扶持政策。(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財務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十九)實施“全國十佳農民”2016年度資助項目。面向全國遴選10位做出突出貢獻、被群眾廣泛認可的新型職業農民予以資助和宣傳。組織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十佳農民”代表赴臺灣考察交流。(人事勞動司、辦公廳、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農民日報社、中國農村雜志社、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二十)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繼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組織實施新一輪“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農業科教興村杰出帶頭人”等資助項目,為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搭建平臺。(人事勞動司、國際合作司、中國農學會、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
(二十一)引導和支持“三支一扶”人員到農業農村服務和創業。繼續配合中組部等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好第三輪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支持服務期滿“三支一扶”人員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服務業等領域因地制宜開展創業。(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農產品加工局、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二十二)選拔培養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舉辦1期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負責人培訓班,培訓200余人。舉辦9期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班,培訓1000余人。舉辦2期家庭農場經營者培訓班,培訓160余人。舉辦1期“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帶頭人培訓班,培訓60余人。(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農業部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
(二十三)選拔培養農村經紀人和信息化人才。選拔3000名農村經紀人開展集中培訓。充分依托各級農業部門現有培訓資源,大力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在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中增加農業農村信息化公共課程,為農村培養信息化技術應用帶頭人。(市場與經濟信息司、人事勞動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各。▍^、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
(二十四)謀劃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學歷提升計劃。適應“三農”發展新形勢,研究謀劃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實施方案和政策舉措,以職業農民為重點,開展面向全體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工作。適時啟動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學歷提升計劃,動員依托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農業職業院校,為農村培養一批中專以上學歷的實用人才。(科技教育司、人事勞動司、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二十五)做好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專題教材制播工作。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黨員學習需求,加強專題教材選題的規劃性和針對性,提高質量,創新形式,全年完成365小時專題教材制播任務。積極選送節目,參加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優秀課件節目評選活動。(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人事勞動司、專題教材制播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
五、加強農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二十六)完善農業技能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業重大政策、重要工作和重點項目與農業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加大急需緊缺技能型人才開發力度,全年培訓鑒定人次超過35萬,其中高技能人才比例達25%以上。制定《農業技能人才培養實訓基地認定管理辦法(試行)》,認定一批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服務的實訓基地。(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人事勞動司、科技教育司、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各農業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站)
(二十七)打牢農業技能人才工作基礎。依據2015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結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進一步梳理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農業職業分類體系。編發《“十三五”農業行業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規劃》。制修訂4項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編寫5本培訓教材、開發5個鑒定試題庫。組織開展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20周年回顧活動。(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各農業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站)
(二十八)開展農業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加強與全國總工會等部門溝通協作,會同有關行業開展割膠工、茶藝師、動物疫病防治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等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農墾局、種植業管理司、獸醫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相關農業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站)
六、緊密結合農業產業項目培養農業農村人才
(二十九)加強種植業人才隊伍建設。結合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和模式攻關,培訓120名省、縣級農業生產管理和技術人員。繼續組織實施“百縣萬名農民骨干科學用藥培訓行動”,培訓農民技術骨干3萬人次以上。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科學施肥技術水平。(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三十)加強種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的活力。舉辦現代種業發展培訓班等6個管理類培訓班,會同有關農業大學、研究機構等舉辦5期種業相關技術應用培訓班。組織現代種業人才赴國外培訓。(種子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三十一)加強農機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推進全國農機教育培訓大行動,指導各地開展農機化管理、技術和操作人員培訓,鼓勵農機企業與農機合作社開展“企社共建”。加大農機職業技能鑒定開發工作力度,培養一批農機作業能手和農機維修能手。結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農機化重點技術推廣等工作,協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農業部農業機械試驗鑒定總站、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
(三十二)加強畜牧業人才隊伍建設。依托生豬等11個畜牧產業技術體系,對畜牧業科技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在奶牛和苜蓿主產省開展奶!敖痂匙”、苜!安萏眯小、奶農專項技能崗位等培訓,提升科學養殖技術水平。(畜牧業司、全國畜牧總站、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
(三十三)加強獸醫人才隊伍建設。做好2016年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組織實施工作,繼續推進執業獸醫制度建設。修改完善《官方獸醫管理辦法(草案)》,建立官方獸醫培訓信息化平臺。推動獸醫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獸醫局、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
(三十四)加強農墾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分別針對農墾系統主要負責同志、農場場長和職業經理人等舉辦專題培訓班,提高墾區經營管理人員履職能力。利用農墾遠程教育平臺,舉辦10期專業技術培訓。深入開展熱作生產關鍵技術現場培訓活動,培訓6萬人次以上。推進農墾新型職業農民(工)培育工作。(農墾局、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三十五)加強農產品加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繼續組織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加工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會同有關單位舉辦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休閑農業管理等15個培訓班,培訓1400余人。(農產品加工局、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
(三十六)加強漁業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基層水產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專項培訓,做好水產技術推廣體系人才開發管理平臺的建設和網絡教學課件的組織工作,加強漁業職業技能人才培訓鑒定。(漁業漁政管理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三十七)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等骨干培訓力度,做好對口援疆援藏監管、檢測人員培訓工作。配合有關單位啟動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員職業技能開發工作。探索建立鄉鎮監管員持證上崗制度,提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農科院質標所)
(三十八)加強農業外事外經人才隊伍建設。圍繞更好地服務農業“走出去”,提升農業對外交流合作水平,舉辦農業外交官及國際職員儲備人才、企業對外農業投資人才等3個培訓班。(人事勞動司、國際合作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七、加強農業農村人才基礎性工作
(三十九)推進農業農村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設。推進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服務系統、農業技能人才信息化平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信息管理系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信息庫等建設,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指標量化、評價方式電子化,提高工作效率。(人事勞動司、發展計劃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
(四十)加大農業農村人才工作研究力度。加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型智庫建設,做好農業部專家咨詢委員會服務工作。依托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分會等社團力量,圍繞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的重大政策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增強工作的針對性。(辦公廳、人事勞動司、產業政策與法規司、科技教育司、中國農學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四十一)認真做好農業系統表彰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全國農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等4個表彰項目,在全國農業系統營造立足崗位、學趕先進、爭創一流的良好風氣。進一步加強表彰工作管理,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各項規定,未經批準不得開展面向農業系統、基層和企業的表彰活動。(人事勞動司、農業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農業部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